关闭
用户名:
密码:

肃南马蹄寺风景名胜区

编辑整理:张淑丽
浏览量: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汉传藏传佛教胜地。

肃南马蹄寺风景名胜区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

  马蹄寺原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等7个石窟群和各寺寺院,石窟计70余个,是甘肃境内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和永靖炳灵寺之外的最大石窟群。马蹄寺石窟群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约1600多年的历史,今存文物遗迹的洞窟37个,佛雕舍利塔100多个,窟群分布在长约20公里的山崖或近水的崖壁上。石窟内保存有北凉、北魏、西魏、隋、唐、元、明、清历代珍贵塑像500余身,壁画2500多平方米。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宏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绿度母菩萨是马蹄寺的本尊佛,“三十三天”石窟顶部佛殿内有自然形成的绿度母菩萨像。寺中收藏有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

  马蹄寺是我国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马蹄寺由马蹄藏族东西十四族修建和供施。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曾入马蹄山口,脱帽顶礼,历史上萨迦班智达、土观呼图克图、东科尔呼图克图和第五、六世嘉木样活佛等大师专程前来朝拜。

  1958年,马蹄寺被毁,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而且石窟外的建筑则更是荡然无存。1984年肃南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马蹄寺为宗教活动场所。20世纪90年代,由马蹄寺原法台秦道吉等人主持修复胜果寺、“三十三天”洞窟佛像、马王殿、马蹄殿、萨班舍利塔、千佛洞及僧舍,培训僧人30余人,并完成马蹄寺第七世阿其堪布转世灵童的寻访、迎亲和坐床,使马蹄寺重新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2011年经多方筹资,新建僧舍12套,改善了僧人的生活环境。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六月十五、九月二十二,为马蹄寺主要佛事活动。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裕固族为主,有藏、汉、蒙古、回、土等九个民族。这里自古就是少数民族放牧区,乌孙、月氏、匈奴、土蕃等先后在此放牧。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可上溯至唐宋时期的回鹘,后历经战乱,迁移不定,到14世纪后半叶才迁移到祁连山定居下来。五彩缤纷的民族帐篷,似朵朵烂漫的山花争奇斗艳。

  在马蹄寺裕固族帐篷内欣赏裕固族欢快热情的草原歌舞,并品尝独特的银碗美酒和手抓羊肉是马蹄寺游览的另一特色。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民族盛情的风俗接待,草原特有的风味食品、帐篷旅馆和民族歌舞,在游览之余体验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习俗。

裕固族姑娘

  

上一篇:
下一篇:

0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