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是藏区各地民间生活中普遍流传的一种音乐体裁,藏族民歌浩如烟海,丰富多彩,藏区各地流传的民歌风格各异、各具特色。
川西藏族山歌
川西藏族山歌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炉霍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壤塘县、若尔盖县,在不同的地方其称谓不同。其代表为“马尔康嘉绒藏族山歌”、“草地山歌”和“炉霍山歌”。川西藏族山歌是当地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民间音乐形式。它是研究川西高原及周边藏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民族历史、经济文化、民族交往、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的“活化石”。
玛达咪山歌
“玛达咪山歌”是产生并流传在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一带的藏族民间山歌。它包括抒情山歌、劳动夯歌、丧歌、婚仪歌等。抒情山歌直抒情怀,爱憎分明;劳动夯歌男女分列对唱,一唱一和;丧歌是长辈去世时邻居吊丧的一种礼仪性演唱;婚仪歌在举行婚礼时女方送亲和男方接亲时演唱,目前“玛达咪”山歌已发现的调式就有六种,每种调式韵调悠扬,各具风格。玛达咪山歌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价值,是各民族文化在当地融合的见证,对研究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华锐藏族民歌
华锐藏族世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以此为中心的华锐藏区在历史上因各民族交错相居,其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藏族民歌更具有代表性。华锐藏族民歌包罗万象,数量繁多,大致可分为劳动歌、生活歌、学问歌、历史歌、叙事歌、舞蹈歌、情歌等。华锐藏族民歌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生动朴实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唱词和抑扬顿挫的音调,在民间传唱,生生不息,是一幅反映华锐藏族语言、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的历史长卷。
甘南藏族民歌
甘南藏族民歌,是指形成和流传于甘肃省甘南藏族地区的民歌。甘南藏族民歌主要有:“勒”(山歌)和“拉伊”(情歌),其曲调节奏自由,热情豪放,歌词内容丰富,歌词既有旧传又有新编,常常以旧调填新词来演唱。甘南藏族民歌的歌词和乐曲以前没有文字传承,均由民间艺人口传给后辈。
玉树民歌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树素有“歌舞之乡”的美名,勤劳,勇敢的玉树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民歌是玉树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的民歌主要有勒(山歌)、谐莫(打卦情歌)、群勒(酒歌)、嘛呢调等。玉树民歌种类丰富,曲调悠扬,是民间文艺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藏族民歌记录了藏族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哲理,真实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它是藏族人民个性灵魂的表露,是藏民族文化传统和性格感情的展现。藏族名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挖掘、保护价值。“川西藏族山歌”、“玛达咪山歌”、“华锐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玉树民歌”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号:Ⅱ-115
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九龙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四川省冕宁县、西藏自治区班戈县
参考资料: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