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建筑 > 特色建筑  > 详细页面

“宝贝园林”罗布林卡 “拉萨的颐和园”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1日 浏览量:

  “罗布林卡”在藏语中意为“宝贝园林”,有人把它称作“拉萨的颐和园”。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一带原为灌木林,是拉萨河故道经过的地方,曲回平缓的水流,夏日堤草岸柳倒映其中,风景十分秀丽。十八世纪40年代,七世喇嘛格桑嘉措在哲蚌寺学经期间,时常到此搭帐消夏,后来,由于七世喇嘛喜欢并常来这个地方,当时的清朝驻藏大臣便命令在泉水附近搭设一些帐篷,供喇嘛休息和诵经之用,这就是罗布林卡最早的缘起。后来,由驻藏大臣修建了宫殿鸟尧颇章(凉亭宫),公元1751年,七世喇嘛在鸟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贤劫宫)。

罗布林卡古建

  罗布林卡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等几组宫殿建筑组成,每组建筑又分为宫区、宫前区和林区三个主要部分。以格桑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第二重围墙内南院的东南部。以措吉颇章(湖心亭)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格桑颇章西北约120米处,是罗布林卡中最美的景区。

  从东边正门进入,在翠郁的树丛之间便可看见康松司伦,也叫威震三界阁,是园林正面最引人注目的一座阁楼,专供喇嘛看戏用。不同于藏式建筑非常浑厚、紧密连接的特点,这座建筑体现出一种“散”的感觉,并且十分开放,有许多栏杆和平台,柱子也向外挑出。错落在一树一草间,与自然融合在一起,非常符合园林的一般概念。

罗布林卡湖心宫·措吉颇章

  在整个园林中间,最具汉风的当属措吉颇章,也叫湖心宫。湖心宫平面为一长条形水池,但又南北分成三个方形小岛,在岛的周围和池塘绕以石栏杆,颇似汉地古典园林中“一池三岛”的布局方式。水池中造有湖心宫和龙王宫,通过跨水石桥既相连接两宫,又可从中心岛通达两岸,充分体现了汉式园林小桥流水的意境。以金色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罗布林卡西部。各组建筑均以木、石为主要材料建成,规划整齐,具有明显的藏式建筑风格。

罗布林卡宫殿

  每年拉萨的雪顿节,罗布林卡都是拉萨市的活动中心之一,各地有名的藏戏团体都会涌向这里。从藏历七月初一到初七的7天里,这里每天都要唱藏戏。而在雪顿节前夕,罗布林卡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为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这些帐篷是藏民携老带小一起到罗布林卡搭建一个临时的“家”。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独特的、热闹的节日街市,人们似乎把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可以说,雪顿节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罗布林卡一角

  平时园内游人不多的时候,有难得的静谧之感。阳光穿过浓密树叶漏洒在石板上非常安静,周围两侧的花朵多种多样又色彩斑斓,在随性中散发出轻松优雅,趣味盎然的生活味道,景色十分难得。如果不是清晰地看见一座座具有藏教气质的宫殿与围墙,仅是停留在树丛花海之间任思绪飞扬,就会有种置身江南的感觉,不得不感叹造物者们的匠心独运与巧夺天工,让细腻温婉的“颐和园”能够绽放在这片粗狂大气的雪域高原上,静静地释放她的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