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游客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梅花山国际滑雪场滑雪(新华网)
2019年1月16日至1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在水城县玉舍雪山滑雪场、盘州市乌蒙滑雪场和钟山区梅花山国际滑雪场同步举行以“南国冰雪城·贵州六盘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近年来,六盘水市依托当地低纬度、高海拔的气候优势,落实“北雪南展”战略,大力发展冰雪产业,补齐冬季旅游短板,让地处南方的游客也能充分享受滑雪的乐趣。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玉舍雪山滑雪场(贵阳网)
自2015年我国成功争取到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后,冰雪旅游热潮迅速席卷大江南北。在2018年召开的冰雪文化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目前,拥有丰富冰雪旅游资源的吉林、黑龙剑、新疆、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正在成为冬季旅游新的增长极。与此同时,冰雪景区已经成为北京、天津、青海、山西、贵州、山东、河南等众多省市冬季旅游的热点。
贵州省六盘水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彝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水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近年来,六盘水市正大力发展冰雪运动项目,建成了水城玉舍雪山滑雪场、钟山区梅花山国际滑雪场、盘州市乌蒙滑雪场和云海乐园滑雪场,并于2017年起,以“南国冰雪城·贵州六盘水”为主题,持续打造冰雪运动旅游活动,推动冰雪运动产业发展。
“第一次来到南方参加滑雪比赛,贵州这边天气相对比较暖和,今天的天气很好,雪质也比较软,这对于长期在北方滑雪的我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体验。”有5年“雪龄”的黑龙江选手孙岩在参加六盘水市滑雪系列活动时表示。
2018年1月15日,在六盘水参加全国高山滑雪青少年邀请赛的选手正在比赛中(新华网)
滑雪场的建设,冰雪产业的发展,是六盘水“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成绩,是冰雪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成果。它把“冷资源”变为“热效应”,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让贫困户参与滑雪场入股分红,有效辐射周边25个乡镇、197个村、15.69万贫困人口,带动集体经济收入达4728万元,消除“空壳村”131个,减少贫困人口6.2万人,真正地让第三产业发展的红利落到实处。
六盘水市钟山区委书记王赟说,梅花山原来是无法通路的不毛之地,一到冬天就大雪封山,山里住着回族和彝族的农民,村落贫困,百姓疾苦。如今,政府坚持“三变”改革的扶贫方针,投资11.8亿元开展滑雪场、梅花坪景区、彝家乐园、回民风情园等67个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
四季的变幻让六盘水市水城县海坪彝族风情小镇的春夏秋冬各具特色(贵州省旅游局)
火把节、祭祖大典、彝历新年、祭山节等热闹的彝族民间活动,每逢节庆期间都会在海坪彝族风情小镇上演(贵州省旅游局)
“你看,多热闹,来这里滑雪的人很多都会来我们这里就餐!高峰期还要等位子。”在玉舍雪山滑雪场附近开农家乐张光辉说。滑雪节活动结束后,越来越多的人到玉舍雪山滑雪场滑雪,张光辉家的农家乐平均每天的纯利润在2000元左右。
“冷冰雪”变成了“热经济”。近年来,六盘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精品景区建设突破性发展、旅游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旅游业态日益丰富等新亮点。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超过3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和47.4%,旅游业发展持续“井喷”。
游客在盘州市乌蒙滑雪场享冬日暖阳下的滑雪乐趣(彭仲恭 摄影)
贵州省体育局副局长宋广强表示,六盘水的“冰雪热”是贵州省冰雪运动发展的缩影,截至目前,贵州关岭县、荔波县各建成一个冰雪小镇,贵阳市、遵义市有多个建成和在建的冰雪场地,冰雪运动在贵州遍地开花。
资料来源:民族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