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贵阳专题 > 贵阳非遗 > 非遗项目  > 详细页面

杨氏太极拳老架十三势大功架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2019年11月04日 阅读量:

  太极拳是中国古代个人徒手技击术。太极拳数百年来已衍生出广播海内外的陈、杨、武、吴、孙等诸多流派。杨氏太极拳是其重要流派之一。杨氏太极拳老架十三势大功架(简称“十三势”)是杨氏太极拳鼻祖杨露婵(1799-1872)祖师首创,是当代杨式太极拳早期的风格,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其祖师杨露禅传承于其子(第二代祖师杨班候、杨健候),再传于其孙(第三代宗师杨少侯),由其孙之传其弟子顾丽生(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再亲传其嫡传关门弟子池庆升,再传嫡传弟子何礼勇等。

  “十三势”与传统架或国家竞赛套路的主要区别及其重要价值在于:

  一是内外缠丝圈的结合和对于内缠丝圈的强调。二是发二回劲发劲较陈式太极拳柔隐。三是套路架式大方,缓慢流畅,动作柔和缓慢,完整继承和体现《班候九诀》的古法与老架的行功走架。四是以太极学说为理论基础,既是杨氏古老个人徒手技击性强的拳术,同时有强身健体效果和艺术欣赏价值。

  池庆升谨遵先师顾丽生遗训,倾注毕生心血钻研太极拳的拳理拳法,至今修习太极拳术已六十余年。现为“十三势”之技击绝学申遗保护,是为更好使“十三势”得到保护、继承和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