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唐宋时期是蛮州辖地,在这里,流传着水东宋氏的故事。
水东宋氏与水西安氏、思州田氏、播州杨氏并称古代贵州四大土司,由于唐宋元明时期统治水东地区即今贵阳市一带而得名。开阳出产优质朱砂,唐代皇帝信奉道教,热衷炼丹,朱砂最初就叫丹,是炼丹必备和最重要的原料,唐初水东宋氏因贡朱砂得任蛮州刺史世袭,是水东文化起源的标志,也是贵州土司制度源头之一。
北宋初水东宋氏始祖宋景阳本是真定即今河北正定人,蛮州宋氏由于唐末战乱退出蛮州,宋景阳奉命南征,最后攻占蛮州,有八姓土著归附,其中包括布依族大姓赵氏、苗族大姓蓝氏、仡佬族大姓苏氏和高氏等,奠定了水东文化多民族融合的基础。
南宋后期,宋永高任都总管时势力迅速扩展,1209年宋永高又攻占矩州即今天的贵阳并自任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从此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固定下来。
1301年,元朝为平定八百媳妇部落,调集湖广军队经过雍真葛蛮即今开阳双流,水东土司宋隆济不堪重负,领导土兵和百姓抗元,进一步促进了水东各族文化的大融合,抗元运动同时让贵州(贵阳)的战略地位一下子凸显出来,首次载入正史《元史》并成为贵州建省的开始。
水东宋氏的故事,讲的就是关于水东宋氏土司发端、形成于开阳,鼎盛、衰亡于贵阳、乌当的历史,包括唐代蛮州宋氏贡朱砂、宋代水东宋氏崛起、元代水东宋氏形成与贵州建省的开始、明代水东宋氏的鼎盛与衰落四大部分,主要流传于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宋氏家族后裔聚居的马头村一带,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和编修家谱。
水东宋的故事具有史料性特征。《旧唐书》、《新唐书》、《经世大典》、《元史》、《明实录》、《明史》、《清史稿》及明清《贵州通志》,道光《贵阳府志》,民国《开阳县志稿》、《贵定县志稿》等都有记载,可与水东宋氏家族传承的历史故事先后印证,与其他民间故事的虚构性和文学性明显不同。
水东宋氏的故事具有民族融合的特征。水东宋氏从唐代到明代统治水东地区,逐步形成了布依族、汉族、苗族和仡佬族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水东文化。水东宋氏的故事主要流传于水东文化核心区开阳禾丰宋氏家族后裔中,同时在禾丰布依族、汉族、苗族等各族人民中也有流传。
近来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水东宋氏的故事的随着相关史料的不断挖掘和深入研究而日益丰富,其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扩展。
在禾丰乡,有贵阳市唯一的通史博物馆水东文化陈列馆,其中收藏、展示的100多件文物、拓片和古籍等大多数与水东宋氏有关。在这里,还可以追寻到许多水东文化传承的迹印及水东宋氏的历史脉络。
可惜的是,了解水东宋氏的故事的人以宋氏有文化的老年人为主,青少年对水东宋氏的故事知之不多,水东宋氏的故事存续状况并不乐观。
宋升素,是1942年生人,曾任开阳县民族中学历史教师, 1984-1984年参加编修《黔中宋史》,发表宋氏文化研究文章10余篇。义务搜集、整理、发掘、宣传、传播水东宋氏的故事,历经30多年收集、整理有关水东文化的史料、故事、轶事等等结集出版《水东文化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