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饮食 > 民族风味  > 详细页面

安龙剪粉的历史渊源

来源:安龙县人民政府网 2022年08月09日 阅读量:

  安龙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安龙境内即有人类的活动,并创造了古老的文明,并较早地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据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今县境属古夜郎国,西汉改隶于牂牁郡。王莽篡位之后,改为同亭郡。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派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岑彭大将,南征荊襄、巴蜀地区。岑彭被刺身亡后,其子侄与部将继续奉命率部南征。这一年夏天,其先锋部队到达了牂牁江(今南盘江)北岸,湍急的牂牁江拦住了南征部队的去路。此时,部队兵弁也一时无法适应南盘江畔湿热的气候,战斗力明显下降。但,这时又接到了光武帝限期过江旨令,逾期将格杀勿论。面对滔滔牂牁江,炎炎夏日的焦燥里,其先锋将官一筹莫展、寝食不安。

  这一日,他向驻地周围的四乡八寨下达进献开胃美食的命令,要求当地土民必须进献一道美食,让他清爽开胃,否则就要将驻地周围的土民全部杀死。面对无理的将军,为了挽救四乡八寨乡民的生命,一位年轻的后生,自告奋勇将家中仅有稻米,打磨成浆,上笼蒸制成薄薄的粉皮,裹以刚刚烤熟的新鲜野猪肉并配以佐料,制成筒状进献给这位先锋官。先锋官尝了这一筒状食物,当即觉得清凉爽胃,美味可口,一解多日来的烦闷和焦燥,连声称赞好吃,对进献美食的勇敢后生给予丰厚的奖赏。于是,他命令将军营里的稻米全部打磨成浆,蒸制成薄薄的粉皮,配以佐料分发全军将士食用,全军将士也由此消解了炎炎夏日里的烦闷和焦燥,战斗力明显增强。当天夜里,这位先锋官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伐竹为筏,以一位熟悉牂牁江水情的土民带领下,顺利渡过牂牁江,成功攻取了牂牁江两岸的全部郡县。后来,朝廷下令这支部队长期驻扎牂牁江流域。这一用米浆蒸制而成的清爽食物,也同时在牂牁江北岸流传开来。时隔两千年后的今天,在安龙民间仍然将岑彭作为英雄进行祭祀。

  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南明永历朝廷由广西播迁安龙。永历皇帝朱由榔面对大明疆土的山河破碎,而对孙可望的蛮横挟制,郁闷和焦愁时时缠绕着他的心灵。特别是召李定国入卫安龙失败,吴贞毓等十八位残酷杀害后,永历皇帝朱由榔更是感觉中兴无望,整日里闷闷不乐,茶饭不思。永历朝廷的御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寻找美食以进贡皇帝。这一日,有两位访觅美食的御厨,在一乡民家中无意吃到了这一清凉的美食。兴奋地连连称赞“好吃”,急忙将这一吃食带进永历皇宫。进到文华殿,他俩还来不及跑进厨房找来菜刀,即以身边的剪刀将这薄薄的粉皮剪切成条状,并配以佐料进献朱由榔品尝。朱由榔品尝后,倍感精神气爽,高呼:“美哉!妙也。”问曰:“此为何物?”两位御房一时语塞,刚刚一时心急,竟忘记问此为何物。一位御厨看着手中的剪刀,灵机一动曰:“剪粉也。”后来,这一剪粉美食就成为永历皇帝朱由榔的“御膳”。在那左右交困的日子里,这一道清凉美食也消解了永历皇帝朱由榔心中的些许郁闷。

  清朝政府统一全国后,逐渐加强了对贵州西南地区的统治,逐步实施“改土归流”政策,相继在安龙设立南笼厅、南笼府、兴义府,并设立军事机构安笼镇、安义镇,安龙由此成为贵州西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晚清重臣张之洞的父亲张锳因政绩卓著,由古州同知升任兴义府(治今安龙县)知府。张锳担任兴义府知府之后,加强教育文化和农业建设,“题诗励士,把酒劝农,四境安恬,五谷垂颖者,则太守之真乐也”(张之洞《半山亭记》),兴义府经济文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时年4岁的张之洞,也随父来到兴义府学习、生活。少年张之洞十分勤奋好学,常常废寝忘食。这一日,张府家厨见这位小少爷又在书桌前苦思冥想,闷闷不乐,先前送过来的饭菜早已凉透。原来,张锳主持修建的明十八先生祠即将竣工,张锳要这位小少爷代他撰写一篇《十八先生祠堂记》。面对父亲交代的任务,张之洞正在全力构思这篇文章,如何评价明十八先生,如何启承转合,等等。看着小少爷苦思冥想样子,这位家厨看以眼里,疼在心里。他悄悄地退出书房来到府衙隔壁的宋绅家中,此时宋绅家中正在制作凉剪粉。于是,这位家厨急忙做了一份凉剪粉送到张之洞书桌前。张之洞眼前一亮,迅速吃完了这一碗清凉爽口的凉剪粉,顿觉才思泉涌,一气哈成,洋洋洒洒,写尽了明十八先生的贞操励节、苦志深心,也写尽了明十八先生的无奈。这一年,张之洞12岁。这一年,张之洞在父亲的帮助下,在贵阳孔天成刻字铺印制出版他的第一部专著《天香阁十二龄课草》,收录其写作的各类诗文60余篇,由此奠定了张之洞贵州第一神童的地位。后来,张之洞走出贵州大山,以贵州大山精神的坚韧与挺拔,办实业、兴洋务,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呕心沥血,成为晚清中兴名臣,这一切都与其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与学习是分不开的,与安龙这片神奇土地密不可分。

  安龙县以其独特的气候环境,孕育出富含硒元素的优质稻米,用安龙本地稻米为主料生产的“安龙剪粉”,以其粉皮透明、柔软、筋丝好、口感极佳特点,享誉海内外。“安龙剪粉”以其清谈、素雅、简约而不张扬的性格,逐渐为安龙普通百姓所接受,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日常食物。

  如今的中国,已经由“吃饱”步入了“吃好”,追求健康的饮食,崇尚绿色与清淡。“安龙剪粉”正是以清淡、绿色、简约为本质,体现了安龙人民不仅“敢吃”,而且“会吃”,也集中体现了安龙人民质朴、尚文的优良品格。

  

  资料来源:安龙县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