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学 > 民间文学 > 故事  > 详细页面

猕猴与罗刹女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晓默 2023年07月04日 阅读量:

  在很早很早以前,西藏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水晶般的雪峰,山峦重重叠叠地弥补着雪域疆土,由于观世音菩萨大悲事业的光芒照耀着这雪山丛中西藏有情的万物。使这里的一切生物都获得了精美的布局:上部阿里部分是大象与野兽区,下部多康部分是猿猴与罗刹区,中部卫藏部分是野兽与猿猴区,而上部又是秃秃的重山与皑皑的雪山,中部又是峻岩与草原,下部是果树与森林等。这些丛山和园林像人身上的服饰那样,装饰着西藏大地。

  这时候的西藏,人还没有出现,只有这些动物和植物生活、生长着。

  传说有一只猕猴生活在泽当一带的山林中,享受着天人般的快乐时光,那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再好不过的。但是要做救度西藏有情的事业,要普度众生,如果其中有生命的东西都是畜生一样愚痴为性的生活,想去指导他们能按天理知道该如何的取舍,是很难办到的。 因此神想到非发展其间的人种不可,于是由观音自在的悲力加持,化作一头变种的猕猴。这就是生活在泽当一带山林中的那只猕猴,他受了戒律之后,命他到这里来修行,于是这只猕猴来到雅砻河谷的山洞中,离开舒舒服服、自由自在的山林,开始潜修慈悲菩提心。

  正当猕猴在认真修行之时,突然山洞中来了一个女魔,她原是吃人的女鬼。她的出现也是很有来历的,神认为世间只有一个猕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与他配成双的女子才能繁衍人种。于是继有圣救度母的加持力,从她皎洁的心间月轮中显出一个罗刹女,也就是那个女魔。来与你好配合。

  女魔来到山洞,施尽淫荡之计,用女色和情欲来引诱他,并且很露骨地对猴子说:我们两个结合吧,你将能享受七情六欲给你带来的快乐。起初,那猴子决心很大,他要忘掉一切欲望,修成正果,很坚决地回绝了罗刹女的诱惑。我乃观音菩萨的弟子,是受命前来修行的,若与你结合,岂不前功尽弃,你赶快走吧,莫扰乱我的佛心。

  那女魔看猕猴如此冷酷无情,丝毫不为女色所动,显得十分悲伤,她突然变得温柔而哀凄:你如果对我如此薄情,决心不与我结合,那也无法强求,可怜我只有死路一条了。猕猴不解,问:你这是为何?

  女魔十分悲切的说:我乃前生所定被降为妖魔的,因为我和你命里有缘,在天界地界里找你好苦,谁知你竟变成一只猴子,我是专门找你作为恩爱之人的,如果我们成不了,亲日后我也会变成妖魔的老婆,他追求我已经多年了。如与和他结合,必染上妖气魔法,将要杀害千万生灵,并生下无数的妖子魔孙,到时候这西藏就将成为妖魔鬼怪的世界,这是多么可怕啊,也是我多么不愿意干的事情,所以我恳求你答应我做你的妻子,我是敬佩你的善心和德性,才追求于你的。

  那猕猴因为是菩萨降世,自有一番悲善心肠,听了罗刹女这番话,心已动了几分,再说罗刹女妩媚妖娆,使她难以自持,不禁心中念道:我若与她结成夫妻就得破戒,我若不与她结合又会伤害很多生命,而且造成可悲的后果。。。。。这可如何是好啊?

  想到这里,猕猴翻了一个跟头,施展起腾云驾雾的本领,来到普陀山,找到那观音菩萨,把遇到罗刹女的前后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观音菩萨,并真诚地请示该如何去做。

  那观音菩萨想了想,开口说道:罗刹女登门求爱,这是上天之意,也可以说是一个吉祥之兆,你能与她结合,在雪域繁衍人类是莫大的善事,作为一个菩萨,你当见山善而为之,速去与女魔结成夫妻吧。

  猕猴听了观世音菩萨的指点,又是一个跟头翻到雅砻河谷的山洞中,见那罗刹女还在苦苦等待,那千般的温柔,万般的娇媚,更显得楚楚动人。从此他二人皆为夫妻,开始了新的生活,没想到在山洞里休修行受戒的佛子竟成了新郎!

  爱情生活改变了一切,是这里开始充满朝气和生机,他俩个你求我爱,这使地狱般的凡人生活也变得胜过不死之主——帝释的悦意乐园那般美好了。不久,这对恩爱的夫妻生下了6只小猴,6只小猴,这6个小猴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恶业深重,有的秉性顽强,有的内心善良。从此以后便逐渐繁衍成为西藏人种。

  那菩萨化身的猕猴,将这6只小猴,送到果树林中,让他们各自寻食生活。三年以后,那猴父前去探望子女,发觉他们已经繁殖到500只了,这500只小猴都是6只小猴相互交配而生的,这繁衍的速度是惊人的,由于繁衍的速度很快,树林中的果子就显得越来越少了,即将枯竭的危险开始威胁他们的生存。

  小猴见老猴来了,便纷纷嚷嚷道:你们生了我们,我们又繁衍了子女,现在果子越来越少,我们吃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生存下去?他们一个个摊着双手,模样十分凄惨。

  老猕猴见此情景,束手无策,无言以对。他不禁自言自语道:我与罗刹女结合是遵守圣言,今天生下这么多后裔,想必也是观音菩萨的旨意,今日之事着实令我为难,也使我伤透了脑筋,我何不再去请示于观音菩萨呢?也许观音菩萨能给我拿出个主意来。想到这里,他旋即来到普陀山,又去请示圣者了。

  菩萨道:我早知你会再来找我,你的后代我是有办法抚养他们的,你想,他们只吃桃子野果怎能长久,你必须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让他们生活,这样千秋万代才能有生活的保障。

  于是老猕猴便遵命于须弥山中取了天生五谷种子,撒向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那父猴才别了众小猴回到山洞里去了。众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的变短了,也能说话了,逐渐变成了人,这就是雪域高原上的先民。

  附:这就是藏族人民家喻户晓的猕猴变人的故事,他是对藏族起源的一种很有意思的解释。这个故事不仅记录在古老的经书上,而且还搬上了布达拉宫与罗布林卡的壁画,得到了宗教的认可。     那猕猴住过的洞穴,据说就在泽当的贡布山上。而泽当,也是因“猴子玩耍的地方”而得名,离泽当五六里地的撒拉村,就是藏族传说中的第1块青稞地,此后,后每逢播种时节,人们都要到这里来抓一把“神土”,以求祖先保佑丰收。

  附:评点——这个故事虽然充满神话和传奇色彩,而且也有很浓厚的宗教意识,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自己民族起源的最初认识,这种认识同猿变人是相吻合的,透过宗教与神话不乏科学性,它反映了西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很早便有原始的居民生活,他们在鸟兽群集、果木丛生的河谷之中,过着采集的生活,他们食野果充饥、披树叶为衣,经过相当长的岁月的劳动实践,学会了制作弓、失、斧、甲、盾等工具。据《西藏王臣记》记载,当时这里有四大部族生活。

  

  (西藏民间故事,第3集185页,西藏人民出版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