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学 > 民间文学 > 史诗  > 详细页面

藏族《格萨尔王传》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12月21日 阅读量:

  藏族民间流传的英雄史诗。简称《格萨尔》。这部史诗结构宏伟、内容丰富、卷帙浩繁,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它不仅是古代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知识的宝库,代表了古代藏族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藏民族为人类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格萨尔王传》又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生活、发展历史、经济文化、民族交往、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百科全书。

  《格萨尔王传》从总体上看,是由英雄的诞生、降魔和地狱三大部分组成,其精华在第二大部分降魔部。从已搜集到的抄刻本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章本,一种是分部本。分章本就是把格萨尔一生的业绩集中写在一部里,再分为若干章。所谓分部本,是把分章本中的一个情节,一个故事扩充成首尾完整的独立的一部。还有的分章本又派生出新的分部本,大故事中套小故事,从大部中分离出小部。但不管怎么分章分部,其中心人物都是格萨尔。已搜集整理出《格萨尔王传》的各种抄本和刻本300多部,除异文本外,约有100多部,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长诗。目前正式出版的藏文本有50多部,汉文本10多部。

  《格萨尔王传》在藏区流传很广,比较著名的有30多部,即《仙界遣使》、《英雄诞生》、《十三轶事》、《西宁马宗》、《赛马称王》、《世界公桑》、《魔岭大战》、《霍岭大战》、《平服霍尔》、《姜岭大战》、《门岭大战》、《大食财宗》、《蒙古铠甲宗》、《象雄珍珠宗》等。《格萨尔王传》部数众多,篇幅宏伟,情节复杂,但却贯穿着一条非常鲜明的红线,即英雄格萨尔除暴安良的思想。从讲述格萨尔出世的故事情节就可看出这一点。格萨尔原是白梵天王的小儿子,名叫顿珠尕尔保,当时观世音菩萨见下界人间妖鬼横行、残害百姓,便与白梵天王商议派天神下凡,降服妖魔。白梵天王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儿子顿珠尕尔保。于是顿珠尕尔保投生人间,并当了黑头人的首领。他领兵征战,降服众妖,为民除害。其他各部,都以此为主线,表现了战争以及英雄格萨尔在战争中的大智大勇。

  这部长诗究竟产生于什么年代,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是8~11世纪,一种认为11世纪前后,也有说是15世纪以后开始创作形成。格萨尔的故事最早是在民间流传抄写,后有了刻本,其故事不仅在藏区流传,还传播到蒙古族、土族、纳西族、裕固族地区。这部史诗早在200多年前的俄国就出版过《格萨尔的故事》。后来不少国家的学者都在研究、翻译,已有英、德、日、俄、印度、蒙古和拉丁等文字译本。我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人研究。1984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成立了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对流传在西藏、青海、内蒙古、四川、云南和甘肃、新疆等地的《格萨尔》进行了系统地搜集、整理。更为可贵的是录制了3000多盘格萨尔说唱艺人演唱的磁带。现在搜集整理出版这部史诗的工作仍在进行中。

参考资料:摘自丹珠昂本《中国民族百科全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