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学 > 民间文学 > 史诗  > 详细页面

少数民族爱情叙事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李娜 2017年10月19日 阅读量:

  少数民族爱情叙事诗是反映男女爱情生活的叙事诗,它在整个少数民族叙事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少数民族在婚姻恋爱方面,比较主张自由、独立,缺少汉族传统的封建意识。但在中国少数民族叙事诗中,象汉族叙事诗《梁山泊与祝英台》中梁祝这样的爱情悲剧也有许多,并且都具有自己民族的特点。

  少数民族爱情叙事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各个民族对婚姻、爱情方面的认识,展示了独特的民族婚姻习俗,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少数民族恋爱生活的重要材料。如彝族的《阿诗玛》、《妈妈的女儿》,傣族的《召树屯》、《娥并与桑洛》、《线秀》、《叶罕佐与冒弄养》,哈萨克族的《少年阔孜和少女巴颜》、《少女吉别克》,维吾尔族的《艾里甫与赛乃姆》,回族的《马五哥与尕豆妹》,土族的《拉龙布和奇门措》,裕固族的《黄黛琛》,土家族的《锦鸡》,侗族的《娘梅歌》,壮族的《达稳之歌》,苗族的《娘阿莎》、《娥娇与金丹》,瑶族的《桑妹与西郎》等等,都是比较有特色的代表性作品。

  彝族长篇叙事诗《阿诗玛》是一部远近闻名的作品,在彝族的撒尼人中间广为流传。全诗共分为十三章,1500多行,以阿诗玛、阿黑反抗不合理的婚姻为线索,歌颂了撒尼人反对强暴,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另一部彝族叙事诗《妈妈的女儿》,广泛流传于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地区。这部长诗以奴隶社会买卖婚姻为题材,揭示了这种婚姻给广大彝族妇女带来的不幸。

  回族民间叙事诗《马五哥和尕豆妹》,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创作的。长期以来,这部长诗一直在西北广大地区流传,并且有多种不同的变体。全诗共由九部分组成,计300多行。这九部分是:序曲、初恋、婚变、相约、热恋、逼杀、一告、错断、尾声。长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西北地区传统民歌“花儿”的形式。句式上,运用传统的双句式,每段两行;语言上,运用典型的西北方言。

  傣族的民间叙事诗也是很发达的。据14世纪的《论傣族诗歌的种类》一书的统计,傣族人民共创作了450多部叙事长诗。流传至今的版本和手抄本,在傣族民间仍然可以找到260多部。其中,《召树屯》、《娥并与桑洛》、《线秀》、《南兑罕》、《玉南妙》、《兰嘎西贺》、《宛纳帕丽》、《南娥洛桑》、《孔雀姑娘》等较有代表性。《娥并与桑洛》,同《线秀》、《叶弄佐与冒弄央》被称为“傣族 三大悲剧”。《娥并与桑洛》是一部著名的反封建的爱情悲剧。这部长篇叙事诗共有13章,1600余行。它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又催人泪下的故事。在傣族的景多昂地方,有一个漂亮的男孩儿叫桑洛,许多姑娘都倾慕他。可是,他妈妈却给他找了两个有钱人家的姑娘,阿扁和安佐。桑洛一个也没看上,他的心已飞向了远方。为了做生意,桑洛来到了勐根地方。在热闹的大街上,桑洛认识了勐根最美丽的姑娘娥并。两人一见钟情,用歌声来倾吐自己心中的爱情。这些少数民族的爱情叙事长诗普遍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地方特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