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艺术概况  > 详细页面

夏尔巴人的文学艺术

来源:中国民族百科全书 作者:徐丽华 2018年08月24日 阅读量:

  夏尔巴语

  夏尔巴人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语言无文字。但是,其语言与藏语大致相同,其社区的僧人和少数知识分子使用藏文。1972年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系对夏尔巴语110个语汇的调查结果表明,夏尔巴语与藏语相同的词有81个,占736%,语法结构与藏语相同,属地方方言范畴。夏尔巴人还大都能说绒巴语(即尼泊尔山地人的语言)。夏尔巴通用的文字是藏文,并代代使用相传至今。没有流传下来文字记载的史料,也没有专门的文学著作,只有一些简单的口头民间文学、民歌、传说和故事。文化相当落后,其计算方法是用一些大小颜色不等的小石子或木块,在地上逐一摆开、移动石子或木块的数字,从1到最后,才能得到总数。或是用佛珠计算简单的加减。1960年后,出现了藏文等文种的有关夏尔巴人的著作。

  夏尔巴歌舞

  夏尔巴人社区的传统民间歌舞。有占列(六弦琴)、比旺(胡琴)伴奏的歌舞。一般在节日、集会、假日和客人来访时跳舞,场地大小不限。夜晚则燃烧篝火,男子弹琴拉胡琴,女子随音乐起舞,围着火跳圆圈舞。舞蹈讲究手姿、脚法和腰身、臀部的摆动和弯曲。歌词分为传统词和新编词两种。传统歌词以传授古代传说、农牧技能、宗教颂歌、建筑技术等为主;新编歌词则以歌颂山川美景、男女爱情为主;此外尚有讽刺、诙谐、劝道等方面的内容。歌词多为藏语,有六言、七言、八言等多种,歌有四句、六句、八句或多句多段体。

  夏尔巴鼓

  夏尔巴人打击乐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南部聂拉木县。鼓框木制,呈长筒状,中部稍凸,两头略收,双面蒙皮,两端以皮条,皮条周围有若干小孔,用皮条将两端封面绷紧。鼓规格不等,鼓身系带,演奏时可将条带套在臂上,鼓值胸前腰下敲击,也可立地而奏,声音圆美洪亮。

参考书目:

  1.袁超俊著:《夏尔巴人概况》,《西藏研究》,拉萨,1989。

  2.陈永龄主编:《民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1987。

  

资料来源:分卷主编丹珠昂奔,《中国民族百科全书(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国出版集团,西安,2015年12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