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当新疆伊犁新源县的维吾尔族学生紫罗兰·吾提古尔和同学们一起抵达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时,她惊讶地发现,学校连杯子、牙刷、拖鞋都为他们准备好了。“所有能想到的用品都应有尽有。”紫罗兰·吾提古尔感动地说。
东北育才学校不仅在教育教学和后勤保障方面努力满足新疆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更为他们能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自2010年8月承办辽宁省内地新疆高中班以来,学校已经形成了4个年级、8个教学班的规模,共有学生256人,其中农牧民子女占80%。新疆籍学子犹如珍贵的天山雪莲,在东北黑土地上绽放人生的光彩。
东北育才学校新疆部师生共同欢庆新年的到来。 东北育才学校供图
加强德育课程管理,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道德基础
东北育才学校十分注重发挥德育在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意志品质、卓越人格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校紧紧围绕“让学生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拥有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拥有让生命之花绽放的幸福人生”的德育目标,提出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线,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学生活动课程为载体,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学生的公民道德基础。
新疆部学子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可以接受到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围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开展参观、读书、公益等主题教育活动,使民族团结思想深入学生心中;通过中国古典诗歌朗诵、高雅艺术进课堂等方式了解中华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开展“民族团结花盛开——讲述身边故事”主题征文大赛,让学生用文章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梦;通过“新疆三史教育”“新疆宣讲团宣讲”“学生回乡宣讲”“千名教师访万家”等活动,进一步加深新疆和内地的相互理解;开展“叶尔羌河对您说——新春枣送福”等主题活动,在学生心中筑牢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
学校还充分挖掘学生生源地的地域资源,以新疆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为抓手,对学生开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经典的传统文化教育。
丰富学科课程选择,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卓越成长
“与学校国际部的同学在一起交流,开展课外活动,真是开眼界、长见识呢!”紫罗兰·吾提古尔说。
迪力夏提·达吾提江是从新疆石河子第十中学考入东北育才学校的。因为之前从未接触过英语,刚进学校时,他一上英语课就头疼。“听不懂、记不住,我有好几次都想放弃学英语了。”迪力夏提·达吾提江说。
英语老师马欣发现迪力夏提·达吾提江的反常表现后,每天都会一对一地给他辅导英语,并通过语言鼓励和物品奖励的方式,提升他学习英语的兴趣。到了高二年级,迪力夏提·达吾提江的英语水平达到了年级的平均水平。
针对新疆部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的实际情况,学校在日常教学中,采取了集中管理、分类推进、因材施教的办法。学生入学后,及时进行文化课摸底测试。教师细致分析测试结果,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努力做到统一教学要求,合理安排课时,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全体学生。课堂上,任课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状况;课后,每天为学生安排固定答疑时间,主动为学生补课。
在课程设置上,新疆部与学校高中学段共享全面优才观指导下的“东北育才优才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必修课在《东北育才国本课程校本化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新疆部学生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针对新疆部学生汉语水平相对薄弱的特点,学校加强了汉语言培训力度,通过开设朗诵、演讲、阅读、汉字书写等微课程帮助学生过好语言关,并进行汉语文化的熏陶,提升内涵。
选修课方面,依托集团内丰富的课程资源,新疆部学生和其他高中学段学生共享包括汽车驾驶、陶艺、射击、游泳等在内的100余门选修课程资源,在注重思维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学生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完善管理保障机制,打造少数民族学生温馨家园
顺利考上大学的维吾尔族姑娘穆妮热·卖卖提,在即将离开东北育才学校时,很有些恋恋不舍。因为她舍不得沈阳这座学习生活了3年的城市,更舍不得为她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
在“爱、严、细”管理原则的指导下,东北育才学校努力为新疆部学生营造“家”的氛围,打造“心”的家园,提供“爱”的教育。
为切实保证新疆部学生的安全,学校建立了校园安全防卫系统,保障学生出入安全;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给学生缴纳医疗保险,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建立清真食堂,进行营养配餐,力求在风味和口味上接近新疆当地习惯,严把食品质量关,确保学生吃得舒心、吃得放心。
新疆部教师经常以校为家,放弃小长假、寒假休息时间,为学生义务授课、组织活动。初到内地的部分新疆籍学生水土不服,患病时更加剧了思乡恋家之情,教师们就全天候地陪伴、照料、疏导,不仅为师,更担当起了学生内地父母的角色。
“这些孩子十几岁离开父母到内地求学,我也是母亲,我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管这些孩子来自哪里,不管他们是哪个民族,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新疆班的班主任马欣说。
平日里,学校定期组织新疆班的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交流,让新疆班的学生感受学校的温暖。假日里,安排学生与远在新疆的父母亲人进行视频通话,以慰思乡之情。每逢节日,省市、学校各级领导都会与新疆部的师生们共度佳节。学校还专门为新疆部学生捐款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激发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热情。每逢学生返乡,学校都会为他们制作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光盘,让他们带给家长观看,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免他们担忧牵挂。
这点点滴滴的努力,都只是为了一个目标:为新疆部学生打造一个温馨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