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扎村位于吐峪沟大峡谷南沟谷,是吐鲁番地区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村子掩映在白杨和桑树之中,一条不宽的河从北向南穿村而过,沿河两边,建着零散的维吾尔族民居。村子里住着几十户维吾尔族人家。
麻扎村
根据麻扎村西南约五、六公里的戈壁滩上发现的打制石器可以推定,最晚在新石器时期,麻扎村已是当地土著民族的聚居地。再根据该地沙丘下发掘的古代吐峪沟居民的墓地等多种文物,已证实在距今二千六七百午前,吐峪沟南沟口人丁兴旺,文明程度很高,是吐鲁番地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且在发展过程中兼融了流行于原苏联境内米努辛斯盆地塔加尔文化。
在南北朝时,麻扎村称丁古口。在西汉时期,麻扎村为车师都尉国所在地,后被车师国吞并。车师国分裂为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后,现麻扎村属车师前国。在早于车师前国时代,佛教已成为车师国的国教。
西晋时期,麻扎村开始成为佛教圣地。日本大谷探险队在麻扎村的千佛洞发现的《诸法要集经》,写于晋元康六年(296),是西域发展最早有纪年的佛教写本。
古朴麻扎村
在麻扎村内保存有大量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民居,全是黄黏土生土建筑,均是土木结构,有的是窑洞,有的是二层楼房结构,底层为窑洞,上层为平房,屋顶留方形天窗;有的窑洞是依山依坡掏挖而成,有的窑洞是用黄黏土土块建成。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家家户户由弯曲和深浅不一的小巷相连,即使从屋顶走也可达到串门的目的。
古老民居的门窗都很古朴,但又蕴藏了深厚的文化。门框上刻有各种纹样的木雕门铛,有花卉形状、几何形状和果实形状。窗框窗格上的纹样也是多种多样,都反映了个人的喜好,甚至从门窗的不同制作中,让人推测出房屋主人过去的职业、爱好或地位。
麻扎村特色民居
麻扎村的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黄黏土造房,并采用了砌、垒、挖、掏、拱、糊、搭(棚)等多种形式,集生土建筑之大成,是至今国内一座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筑群,堪称“中国第一土庄”。
麻扎村古建群
漫步在村子的小路上,你看不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有毛驴车慢悠悠地在小路上穿行;一条从坎儿井引出的小河穿行在村子的中央,河边绿树成荫,孩子们在那里嬉戏打闹。村子很安静,居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逢节日,他们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齐聚街头,跳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麦西来甫”舞蹈,相互表达节日的问候。
这个神秘的古老村落,给人带来了无限的诱惑,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它的宁静,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那溪边穿着鲜亮的民族服饰洗衣的妇女,那坐在古老的桑树下头戴花帽乘凉的白胡子老人,那在如时光隧道的券顶窑房下散步的蒙纱老妪,那跟着游客追逐嬉闹的天真可爱的维吾尔族儿童,让人忘却了都市的喧嚣和人生的烦恼,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麻扎村风貌
旅游交通:
1、从鄯善到吐峪沟约70公里,有班车往返。12:00、13:00、14:00从鄯善县客运车站发车。
2、从吐鲁番到吐峪沟60公里,也有班车往返。12:00-18:00之间,每2小时从客运站发一班车。从吐鲁番市包车前往约150元。
3、坐班车只到吐峪沟乡,去麻扎村还有几公里路,可坐摩托车或徒步1小时左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