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作 > 民族团结进步  > 详细页面

让德育思想入脑 用真情温暖心灵 ——吐鲁番市万名教师“住家式家访”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孙世峰(中国民族报特约撰稿) 2018年07月31日 阅读量:

  除夕这天,新疆吐鲁番市处处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对联贴上了门楣,大街小巷年味十足。

  在高昌区亚尔镇加依村村民司马义·热克甫的家里,加依中学教师任倩倩手把手地教司马义·热克甫的孙子依不拉音·吾甫尔剪窗花。任倩倩教得用心,依不拉音·吾甫尔学得认真。看着自己亲手剪的窗花贴在了窗户上,依不拉音·吾甫尔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依不拉音·吾甫尔现在上小学五年级,他说:“老师来我们家我很开心,我和老师一起剪窗花、贴对联、挂灯笼,还一起吃饭,太开心了。”

  据吐鲁番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业钦介绍,从2017年12月开始,吐鲁番市教育系统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围绕“做好群众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这个主题,探索开展万名教师民族团结“住家式家访”活动,坚持以学生与教师天然感情为切入点,以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教师的敬爱与信任为基础,以困难学生家庭为重点,让德育思想入脑,使感情温暖心灵,用住家访问真情,助力总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活动期间,全市1.2万余名各族教师利用节假日分别入住9789户学生家中,开展同学习、同劳动、同交流、同联谊、同进步的“住家式家访”活动,并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项活动犹如一股股暖流,在学生及家长心中激起涟漪,温暖着各族群众的心。据不完全统计,参与“住家式家访”活动的教师累计为困难学生家庭捐款捐物108.4万余元,解决困难问题1.6万件(次),办实事5400余件。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除夕夜,在高昌区葡萄镇居民买力开木·大尼老人家里,她11岁的孙子迪力夏提·杜力坤一板一眼地跟着教师田坚朗读语文书上的诗句。“这是我们家第一次和汉族老师一起过除夕,全家人都很高兴。”74岁的买力开木·大尼老人激动地说。

  吐鲁番市开展万名教师“住家式家访”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促进了各族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交流交融。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核心问题,“住家式家访”活动抓住教师这个关键,重点围绕学生及家长的所思所想所盼,及时进行思想教育、沟通交流和帮扶解困,让各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

  在鄯善县,高一年级学生阿拉帕提·阿不都热合曼与教师朱立果一起写春联、贴春联,过了一个别样的新年。

  阿拉帕提·阿不都热合曼在家中帮老师倒墨汁、扶春联,整间屋子里都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看着老师书写的春联,阿拉帕提·阿不都热合曼也跃跃欲试,在朱立果的指导下,他写了个“福”字。不一会儿,凝聚着师生俩美好祝福的春联和“福”字,就贴在了阿拉帕提·阿不都热合曼家的门上,大家在门前合影留念,笑得开心极了。

  “老师住在我们家,给我们讲了党的惠民政策和十九大精神,让我们认清‘三股势力’和‘两面人’的危害,还辅导孩子学习,我很感动。我们真的就像一家人一样。”阿拉帕提·阿不都热合曼的母亲说。

  鄯善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师朱立果说:“我想以这种方式,把最美的祝福送给学生和家长,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住家式家访’让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更加紧密、感情更加亲近,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和作风转变,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今后,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推进‘住家式家访’活动长效开展。”王业钦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