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发科技馆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景区内的黄洛瑶寨,总投资1亿元。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 2700 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8942.78 多平方米。中国长发科技馆项目以解密红瑶长发秘密为主线,展陈内容涵盖中国长发文化、红瑶村长发女形象展示区、传统与风俗展示区、养发的历史渊源展示区、红瑶女淘米水文化展示区、品牌形象展示区、现代研究与科技区、微生物菌二裂酵母工艺文化展示。
该项目主要建筑为五层,其中第一层建设内容为:接待大厅及序厅、长发影像厅、养发文化展示厅、瑶嫁文化展示厅、环幕厅、闻香定制区、产品展示销售厅、龙脊梯田及瑶族文化小剧场。第二层建设内容为:二裂酵母制作工艺文化展示区、发酵过程文化区、头发危机文化区、传统淘米水工艺文化区、生态龙脊文化区、品牌消亡文化展厅、营养保障及健康秀发文化展厅、中试实验室和淘米水展示生产车间。第三层建设内容为:健康秀发科研讨论中心、健康秀发产品科研室、科研办公区域共计。第四层建设内容为:二裂酵母发酵过程工艺展示区。第五层建设内容为:公司行政办公区。
公司在对红瑶传统淘米水研发的基础上,同时推出了以萤火虫守护的“龙参米”生态有机大米和“长发小寨”洗护产品精品开发战略的实施,带动当地群众以大米为核心的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布局,实现龙脊梯田从“观赏农业”向“生态产业”的转变。在龙脊梯田现有观赏经济的基础上,推动生态大米的生态化、精品化、市场化,提升龙脊稻农的综合收入,助力精准扶贫。并以“产业+旅游+社区+人文”的综合模式,带动龙脊景区的产业化升级。
中国长发科技馆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养发智慧科普教育的基地的社会功能外,还作为文化遗产事业的主要承载平台之一,其功能首先具有文化遗产事业的共性——教育、科研、经济功能,并且在功能发挥上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统一的、互动的,民俗博物馆公益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和科研这两个功能上,而经济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益性。该项目将成为一个综合的产业布局展示平台。项目将以高科技多媒体技术打破自然环境的时空限制,让到龙胜的游客通过沉浸体验的方式体验龙脊四季美景、龙脊原始生态、龙脊优秀文化和龙脊人文魅力,深度感受龙脊梯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震撼之美,全面反映了民俗博物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国长发科技馆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直接就业500人以上,间接就业3000人以上。预计实现就业中国长发博物馆50人,长发小寨养发馆800人,长发小寨电子商务网络销售200人,预计实现贫困户就业300人以上,间接就业3000人以上,新增营业收入5400万元,新增税收322.4万元,可以依托项目实现产业扶贫,增加就业,并借助旅游等服务业大力发展当地经济。
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实验室研发合作,聘请各行业专家作为咨询顾问,开发出真正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淘米水洗护系列产品。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中国长发科技馆项目不仅是龙胜县文化振兴工程的推进,更是一次旅游产业化创新模式的一次探索和实践。项目产业化战略布局,着力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综合发展。项目将以地域性、文化性、原产性、差异性、唯一性的创新精神,打造养生金字招牌,推进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桂林乃至全国旅游行业的“龙胜模式”“桂林模式”,为龙胜乃至桂林旅游行业的产业化创新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资料来源: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